地面粗糙度类别划分
地面粗糙度是指地面表面的起伏程度和不规则程度。在地理信息系统、气象学、土壤学等领域中,地面粗糙度常常是一项重要参数,影响着水文过程、下垫面换热过程、空气污染扩散过程、草原生态系统和城市环境等方面的研究。
地面粗糙度分类是依据地面覆盖物的形态特征来划分的。在土壤学中,可将地面粗糙度划分为草地粗糙、林地粗糙和裸地粗糙。草地指地面被草、灌木和小植物等植被所覆盖的地面,林地指被树木覆盖的地面,裸地指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。草地和林地都具有较高的地面粗糙度,也就是说,它们的起伏不规则程度较高。与之相比,裸地的地面粗糙度则较低,具有较为平滑的地面表面。
在气象学中,地面粗糙度分类和土壤学中有些类似,包括天然地面粗糙和人工地面粗糙两类。天然地面粗糙可分为草地、农田、沙漠等,人工地面粗糙主要分为城市、工厂等。这种分类依据的是地面覆盖物的类型和高度。相对于土壤学,气象学对于地面粗糙度的划分更为详细,因为地面粗糙度对气象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在城市规划和环境研究中,地面粗糙度的分类更为细致。常见的地面粗糙度分类包括城市开放空地、道路、建筑物、水面、植被系统、树冠覆盖物等。由于城市环境中有许多不同的地面覆盖物,这些地面覆盖物在建筑和城市形态中占据不同的比例。地面粗糙度较高的城市开放空地和水体对城市气象、环境和生态保护有很大的影响。道路对于城市交通、空气质量和噪音污染有重要的作用。建筑物在城市形态和景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总的来说,地面粗糙度分类是根据地面覆盖物进行划分,不同类型的地面覆盖物具有不同的地面粗糙度,对自然环境、气象现象、城市环境等有着不同的影响。在不同的领域中,地面粗糙度的分类也有所不同,但其本质都是希望能从不同角度细致地刻画出地面的特征和形态。